今天是
|
|
|
|
|
|
记录菏泽辉煌历史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菏泽文化通览》的主要内容、突出特点及编纂出版启示
(日期:2013-04-19 点击率:11101 )
 

 

记录菏泽辉煌历史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菏泽文化通览》的主要内容、突出特点及编纂出版启示

                                   张 金 鼎

 

《菏泽文化通览》是山东省重要学术工程——《山东区域文化通览》的卷本之一。这一著作出版,圆了市领导和几代学人以及众多关心菏泽历史文化的干部群众的一个梦想,是我市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

一、编纂出版《菏泽文化通览》,是对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挖掘、整理,也是对菏泽历史文化面貌的充分展示

《菏泽文化通览》一书50余万字,由绪论、上编、下编三部分组成。

绪论概述了菏泽历史文化全貌和菏泽的自然环境、区划沿革、历史文化贡献,反映了当代菏泽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情势和概况;

上篇:纵写历史(先秦至新中国成立前),比较宏观地写出了菏泽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进程,重点突出了各时期的重要文化现象、文化人物、文化事件;

下篇:横排门类,主要选择和撰写了菏泽在全国、全省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在当地是标志的文化亮点和文化特色。

(一)《通览》上编,记述了从上古到近现代菏泽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进程,并分若干时期进行了历史文化定位,整体展示了菏泽的历史文化面貌

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上古至夏商时期,菏泽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献和史前遗存显示,这里是华族、夏族和东夷族群社会和文化的交融之地,各部族首领和上古先贤们或诞生于此,或创业于此,开启了广阔深厚的远古文明。两周时期,这里河网纵横,交通便利,人口繁盛,经济发达,为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汇之地,被称为“天下之中” ,曾孕育了影响深远的兵家文化、道家文化和儒商文化。在秦之后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这里饱受黄河水患和战争离乱之祸,几经兴衰变迁,但深厚的文化传统仍脉延长续,历代名家贤达辈出,文化成就彰明昭著。在近现代历史上,菏泽作为民主思想的较早传播地和一方革命老区,民主运动和武装斗争风起云涌,薪火相传,以鲁西南战役为代表的革命战争文化永载史册。这些表明,菏泽在齐鲁和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书写了一页页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历史篇章。

基于上述总体把握,我们综合各类文献所提供的史料,经过充分研究,将《菏泽文化通览》分远古至夏商、两周、秦汉、魏晋至隋唐、宋金元、明清、晚清民国七个时期,以七章的篇幅进行了撰写。

远古至夏商时期,菏泽是中华民族祖源文化的交融之地,堪称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距今7000年以前,今菏泽一带为广阔的水泽岗丘地貌,水草肥美,十分适宜“逐水草而居”的远古先民在此栖息与繁衍。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夏族先民和鲁中丘陵地区的东夷族先民陆续迁徙汇聚到这里,与早就在此繁衍生息的华族先民交往融合,进而创立了内涵更为丰富的新型华夏族文明。古代文献显示,以凤鸟为图腾的太昊华胥氏部族活动于鲁西南的济水流域,以龙为图腾的雷泽氏部族活动于今鄄城、巨野一带的雷泽、大野泽流域。中华初祖伏羲诞生于此,华夏族首领黄帝、炎帝与蚩尤带领各自的部落曾决战于河、济之间,完成首次华夏民族的大融合。黄帝之后,颛顼、帝喾、尧、舜、禹等五帝时期的部族首领,也曾在此长期生活,留下“颛顼之墟”、“ 帝喾都亳”(今曹县南);尧都平阳(即成阳,今菏泽东北)、葬于林;舜生姚墟(今牡丹区胡集),“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等众多圣迹。夏后氏鲧、禹父子起于雷泽,曾疏浚“四渎”,奔走于济、濮流域治水。商汤兴于孟诸泽,伐夏桀,都于亳(今曹县),创立了商王朝。远古先贤们也在此留下众多率领先民开发和奋斗的足迹。

两周时期,今菏泽位居“天下之中”,学术文化空前繁盛两周800余年间,特别是后期的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历史时期。在这段历史岁月中,位于今菏泽境域的封国都邑几经变迁。早期曹、卫、、郜、贯等诸国并存,其中主要封国曹全境位于今菏泽境内,存在500多年,后人以“曹”代称此地,在以后的行政区划中菏泽也长时间被称作曹州,正是这个原因。进入春秋时代之后,菏泽境内之地陆续被宋、鲁、齐、秦、魏等诸侯大国蚕食兼并。春秋后期至战国,今菏泽市境已经没有独立的诸侯国家。鲁、齐之西境,宋、楚之北境,魏、卫之东境,都分别在今菏泽境内。这一时期,菏泽境域河网密布,土地平阔,交通便利,商旅云集,经济发达,史称“天下之中”。突出的区位优势,引发了此地多次诸侯会盟和征战。如春秋时期确立齐桓公霸主地位的葵丘之会,奠定晋文公称霸中原实力的晋楚城濮之战,战国时期“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等,都于此上演,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留下一幕幕纵横捭阖、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从地理位置上看,菏泽地域范围属中原地区,两周时东接齐鲁,西邻宋魏,南通吴楚,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浸润中,菏泽境域孕育了一批思想家、军事家和理财家。如以儒学成就著称的“孔门十哲”之冉雍、冉耕、冉求和子夏,他们或在德行方面为人楷模,或在儒学的传承中独领风骚;还有先后在单父(今单县)为宰的孔门弟子宓子贱和巫马施,他们或宽政爱民,或勤勉政务,留下了“鸣琴而治”和“披星戴月”的为政佳话;并称“孙吴”的著名军事家吴起、孙膑,其军事思想博大精深,成为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此经商聚富的商圣范蠡和孔门弟子子贡,因其以义取财、富而好礼的儒商思想影响后世;老子的弟子文子,春秋后期道家思想发展中承上启下、贡献突显,他并作为范蠡的老师,对儒商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思想家、文学家庄子,以其人生智慧写成的《庄子》,被视为道家学派及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活水;左丘明撰写的《左传》和梁赤撰写的《梁传》,于春秋“三传”之中占其二,具有重要的史学和文学价值,也是儒家的重要经典

秦汉时期,在全国大一统背景下菏泽突显盛世文化景象。秦始皇二十六年完成统一,中国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王朝——秦朝。秦王朝统治的时间虽短,却为后继的两汉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承秦制,社会进入了长达400年的相对稳定期。这期间,主体民族——汉族正式形成,国家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出现了封建社会进程中的第一个“盛世”,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秦汉之际,菏泽地处当时东西南北交通要冲,境内曾发生过许多与天下兴亡相关的重大事件。在秦末,这里是反秦义军与秦军征战的重要战场。起义首领项梁定陶战殒后,项羽在安阳(今曹县东)夺帅,破釜沉舟与秦军主力决战,决定了秦王朝的败亡。刘邦在定陶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开创了200年的西汉王朝。菏泽地处黄河下游,平原广袤,两汉时期农业发达,经济富庶,为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农业巨著——《胜之书》。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涌现出了陈平、汲黯、魏相等一批政治家和思想家。进入东汉,该朝第一帝刘秀诞生于今境内的东明县,他实行开明统治,被后世誉为“汉室中兴之君”。另还集中出现了刘昆、夏恭、杨伦、张训、虞艳等一批儒学家和刚正廉吏,其学问和品格受到后世推崇。

魏晋至隋唐时期,在曲折历史进程中菏泽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历史呈现出一种曲折迂回的发展状态。在这700多年中,只有盛唐200余年政治统一、社会安定、百业繁荣,其余大多时间战争持续不断,政权更替频繁,南北长期分裂,民族矛盾交织,社会动荡不安。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秦汉开始向南、向西转移,位今菏泽地区的济阴、濮阳、山阳等诸郡渐沦偏远之地;东晋、南北朝时期又相继被少数民族政权轮番统治,社会动乱尤甚。如此诸多的因素,造成菏泽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尽失先秦“天下之中”的灿烂辉煌,呈现出相对沉寂、多元发展的态势。纵观菏泽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存有令人瞩目的四种文化现象:一是三国曹魏时期招贤纳士氛围下的才俊文化。曹魏初期,曹操曾屯兵于今鄄城一带。他唯才是举,吸纳天下英才。位今菏泽地区的济阴、山阳、东郡等诸郡的才学之士,其时纷纷依附曹魏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二是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影响下的世家文化。东晋偏安江南,北方为少数民族执政的十六国割据。其间居今菏泽境域的两个文化世家随晋室南迁,在政坛、文坛大显身手,历代人才辈出。之后北魏存在100年的社会稳定期中,江南一个文化世族北移济阴郡定居,其家族士人温子升诗文备受时人推崇,被誉为“北朝三才”之一。三是隋末暴政下的豪杰文化。隋炀帝实行残酷统治,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致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菏泽人素来崇尚正义,性格耿直,不屈压迫,历代豪杰辈出。时这一地区的东郡、梁郡、济阴、东平等诸郡不堪忍受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加入反抗暴政、起义造反的洪流,涌现了一批著名的起义将领。四是唐代社会安定、百业繁荣背景下,菏泽诸学并兴,经学、文学、财学、佛学等成就斐然,涌现了一些成就卓著、颇有影响的名士大家。

宋金元时期,菏泽出现峰回路转的文化发展气象。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战和骚乱,宋金元时期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较长时间的社会稳定期。这期间虽然也有政权更迭的战争和农民起义的动荡,但主流是稳定和发展。在北宋,统治者实行偃武扬文、文官掌权的治国方略,文化氛围较为宽松,知识分子通过为文从政,施展抱负,促使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高度繁荣程度。北宋建都东京开封,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西向东转移,位今菏泽地区的曹、濮、单、济等州,为“京畿”外围。广济河的开掘通航,更使得两地水陆均便。社会大背景的转变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引发了菏泽历史文化发展的陡起之势。这一时期,菏泽历史文化发展峰回路转,其主要标志为集中呈现两种文化现象:一是仕宦文化现象。宋金元三代政权从巩固统治出发,重教兴学,科举取士,大力网罗治国经世人才。有志仕途的农家子弟纷纷走攻读之路,以十年寒窗博取“金榜题名”,入朝为官。这一时期的科举取士,山东地区计录取进士180人,其中位今菏泽地区的诸州县有67人。二是文学、教育、儒学、科技并兴现象。宋金元时期,位今菏泽地区诸州县在文学、教育、儒学、科技等领域成就卓著,名人大家灿若群星。如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和晁补之、经学家邢、教育家戚同文、医学家钱乙、科学家燕肃、农学家邓御夫等;金元易代之际的戏曲艺术家商正叔、商挺叔侄和李时中;元代的教育家千奴、文学家苗好谦、学者李好文等。今菏泽地区的历史名人在正史入传的计202人,其中宋金元时期73人,仅北宋就有57人。

明清时期,菏泽在社会变迁中出现兴教重文之风。元末,今菏泽境内各州县频遭战乱和水旱灾害侵扰,造成百姓大量死亡流徙,四野之内,田园荒芜,史籍多谓“赤地千里”。明朝建立以后,为平衡各地人口,发展经济,巩固政权,朝廷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国性大移民,菏泽为中原一带接受移民的重点区域之一。民屯、军屯并举,大量移民来自山西洪洞一带和本省青、登、莱、济、兖诸府及其他省份。外地移民的进入,与本地住民在血缘和文化心理上的交汇融合,取长补短,引发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诸多变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明、清两代长达五六百年的社会相对稳定时期内,菏泽境域上至官府,下至民间,重教兴文之风蔚然。以明代的曹州知州范希正、东明知县区大伦及清代菏泽知县凌寿柏等为代表的一批开明官吏,在重教兴文中贡献至伟。官民结合,大办社学、义学、私塾,鼓励百姓子弟入学读书,城乡教育事业呈现振兴局面。明、清两代,菏泽境内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进士、举人、秀才等各层次的知识分子。教育的振兴普及了儒学文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仕宦意识,在知识分子心目中进一步强化。当地先后涌现了明代吏部尚书李秉,户部尚书秦、曹邦辅、李瓒、李廷相、郭允厚、钟、何应瑞,兵部尚书苏,工、户、兵三部尚书石星;清代兵部尚书刘峨,云贵总督刘藻,两江总督马新贻等一大批勋臣宿将。同时,也产生了明代边塞诗人苏、名列“五子”的诗人李先芳、诗文名家穆文熙,清代散文名家卢锡晋、音韵学大家时庸劢等一批学问大家,使菏泽的历史文化星空更加璀璨。在经济发展和重教兴文的社会背景下,地方志等文献的编纂也出现了一个高潮。明清时期,菏泽境域的9个州、县,均数次纂修地方志,为记录一方历史,传承文化典籍,积累乡土文化,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晚清民国时期,菏泽书写了民主革命文化新篇章。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余年的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的屈辱史。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在此大背景下,菏泽无数志士仁人为救祖国于危亡,奔走呼号,前仆后继,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亦创建了富有民族凝聚力的民主革命文化。特别是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书写了菏泽民主革命文化新的壮丽篇章。清朝末年,山东曹州一带(今菏泽巨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巨野教案。教案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撞击,亦从中彰显了菏泽人民不屈外来侵略的大无畏精神;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菏泽知识界先进分子积极组织社团出国留学,投身革命活动,开展新文化运动,涌现出了王鸿一、何思源等一批文化精英, 菏泽省立第六中学以培养大量优秀人才而名闻遐迩;“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菏泽革命志士相继建立共产党基层组织,英勇无畏地开展了革命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冀鲁豫边区中心和领导机关所在地的菏泽,广大军民同仇敌忾,用鲜血和生命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重大胜利;解放战争期间,在著名的鲁西南战役中,菏泽人民参军参战,踊跃支前,谱写了一曲人民战争的凯歌。随后并派出大批干部组队南下开辟赣东北和贵州新政权,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通览》下编,分八个专题记述菏泽特色文化,着力彰显了菏泽的文化亮点和文化品牌

经过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人文涵养,菏泽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牡丹文化、戏曲文化、书画文化、武术文化、民间艺术文化、黄河文化、水浒文化等,境内古城邑、古遗存、古建筑星罗棋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国地级市第二位。这些,都为菏泽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资源。

亮点之一:牡丹文化――  菏泽牡丹甲天下。牡丹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名花。菏泽是驰名中外的牡丹之乡,栽培历史悠久。菏泽牡丹栽培始于隋唐,至明清步入兴盛时期。据清代苏毓眉编著《曹南牡丹谱》载:“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至近代,菏泽牡丹品种由乾隆末的50余种增加到204种,栽种面积发展到一万多亩。牡丹品种之多、面积之大为全国所仅有,菏泽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牡丹产地。菏泽人栽培牡丹,喜爱牡丹,历代文人墨客更是对牡丹情有独锺。长期以来,菏泽以牡丹为题材的诗词文赋、故事传说比比皆是;同时,牡丹也融入到戏曲、小说、书画、图案、刺绣、剪纸、雕刻、雕塑、建筑等领域以至人们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今天,菏泽已经成为弛名中外的牡丹之都。可以说,牡丹与菏泽人的精神、情感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牡丹已成为菏泽的文化标志和地方品牌。

亮点之二:戏曲文化——民间艺人的生存智慧。菏泽戏曲的诞生和发展,可追溯到唐、宋、金时期,明、清开始繁荣,至近现代达到巅峰阶段。菏泽以戏曲团体多、剧种剧目多、名优演员多、爱听爱唱戏迷多,被誉为“中原戏曲之冠”、“中国戏曲声腔剧种博物馆和展览会” ,是闻名遐迩的“戏曲之乡”。菏泽戏曲活动主要源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了民间艺人的生存智慧。菏泽地处黄河下游的中原地带,过去这里黄河常决口泛滥,旱涝灾害频发,许多人为生活所困而从事说唱卖艺,更有不少人离家闯关东、走西口,既为人身衣食辟出一条生路,又为戏曲交流搭建了平台。中国传统戏曲的四大声腔“东柳、西梆、南昆、北弋” ,菏泽就拥有两种。菏泽戏曲表演名家辈出,从这里走出的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崔兰田;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和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戏曲传承人等,如群星闪烁,展现了菏泽戏曲的无穷魅力。

亮点之三:书画文化 ——大众审美艺术的升华。菏泽书法绘画创作历史悠久,名家辈出,成就斐然,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如北齐时期著名画家曹仲达,宋代以诗文著称的晁补之,明代被称为“江北二田”田峤、田峨二兄弟,清代翰林曹垣等,书法成就名噪海内。至近现代,书画艺术逐步发展到民间,卓有成就的书画名家更是不可胜数。菏泽人爱书画,善书画,书法绘画艺术也深深植根于基层民众。菏泽有关书画艺术的逸闻掌故代代相传,民间书画艺人众多,书画装饰艺术已经普及到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书法绘画艺术作为菏泽民众审美观念的升华和雅致情趣的培养,从一个方面昭示出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菏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亮点之四:武术文化――  古战场搏杀淘洗的精华。菏泽武术起源于宋,明清以来、特别近现代,在中华武术界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传播承续看两州(沧州、曹州)”之谓。新中国成立后,菏泽武术又得到长足发展,先后有郓城、东明、单县、巨野、牡丹区等五县(区)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武术之乡”。菏泽武林名家辈出,群星璀璨,明、清两代武进士、武举人和武林名家的数量位居全国各州府前列,仅清代武进士就有56名,其中武状元3。菏泽拳种众多,境内传播的不仅有外来的拳种,还有一些本地独创的特色拳种。明清以来,境内各种官办及民办武学、武馆、拳场大量涌现,民间尚武传统经久不衰,习武之风普及乡里,武术融入到菏泽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武术文化成为菏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亮点之五:黄河文化——承载着母亲河的记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地处华北平原流域的菏泽得到它的丰厚馈赠,大量泥沙造就了这里广袤无际的平畴沃壤,不仅给沿黄人民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宜耕宜农的生态环境和繁衍栖息的生活家园,也为两岸地区带来了灌浇之益和舟楫之利。同时,黄河下游河段也因“善淤、善决、善徙”经常引发洪水灾害,被称为“中国之忧患”。在历史上黄河下游的26次改道中,涉及菏泽域境的就有12次之多,让菏泽民众饱尝了黄河决口、洪水泛滥的深重苦难。菏泽历代与黄患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留下了“人定胜天”的治黄佳话。黄河利害和由此带来的悲欢,也成为诗文创作的重要题材,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有关黄河的诗篇、碑刻,充分展示了黄河的历史变迁,歌颂了先贤治黄的丰功伟绩。黄河特殊的生态地理环境及其影响,也形成了沿岸地域特色独具、内涵丰厚的民风民俗。

亮点之六:水浒文化——菏泽人忠勇正义的象征。水浒文化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菏泽水浒文化的形成,渊源于古典小说《水浒传》和水浒故事的广泛流传及民间影响。特别是《水浒传》作为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文学名著,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示了宋代的政治文化、市井风情、社会面貌。书中的水浒好汉侠肝义胆,敢抱打天下不平,英勇威武、质朴豪爽的品格光彩照人,是忠勇正义的象征。水浒文化的源流在菏泽一带,史籍记载的宋江等36人造反起义,核心领导人物宋江、晁盖等都是菏泽市郓城县人。菏泽、郓城等地更广泛流传“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水浒传》一书中大量的地理名称与今鲁西南一带紧密关联,很多打有郓城的烙印。水浒文化在菏泽影响深远。一是菏泽现仍有大量的水浒遗存;二是菏泽广泛流传许多脍炙人口的水浒故事;三是南宋以来留下的水浒故事、诗歌、绘画和戏曲作品,成为一个方面的文学奇葩;四是受《水浒传》、水浒故事的熏染,菏泽一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总之,水浒文化意蕴丰富深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菏泽人民品格的塑造和形成。菏泽人刚烈忠勇、质朴豪爽、讲情重义的思想理念,无不蕴含着水浒文化广博而深远的影响。

亮点之七: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族群身份的记忆。菏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其中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菏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菏泽历史文脉延续发展的重要见证和载体。菏泽现有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达30项,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达60项,列入市级非遗名录的达96项;有10人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21人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113人为市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菏泽在国家、省两级非遗名录和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三个方面,均居山东省之首。菏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技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艺等诸多方面。其基本特点是不脱离地域特性,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是千百年来地域性和大众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堪称菏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菏泽古老族群的身份记忆,蕴含着菏泽人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创造性和文化意识。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人们的历史感、地域认同感和创造精神,促进菏泽文化多样性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亮点之八:古城邑和古建筑―― 久经沧桑的历史遗产。几千年来,菏泽虽经时代变迁、兵乱之患,至今仍保存了为数众多的古城邑、古村镇、古寺庙、古佛塔、古牌坊、祠堂故居等。这些古城邑和古建筑,成为当今人们追忆逝去历史、了解当地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菏泽的古城邑和古建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方国城邑古县多。上古夏商周“三代”时期,菏泽一带为商都所在地,后经西周封国,方国都邑众多。秦汉推行郡县制以来,今菏泽所属8 1区中,有7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定陶、成武、单父三地于秦代最先置县,至汉代又有巨野、鄄城、东明三地置县。郓城于隋代置县,其历史也在1400年以上。今为菏泽市区的曹州城,为明正统十一年(1446)所建,己有近600年的历史。当时的曹州知州范希正按照“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旧制筑城池,划方隅,定民居,立廨舍,形成了内方外圆、较为规范的城市格局,城中设置的“七十二条街、七十二眼井”,至今可窥其大体面貌。其二,古老村镇多。菏泽至今存留着许多历史悠久、文脉丰厚的古村古镇,其中有的以古迹遗址命名,有的以历史人物命名,有的以事件传说命名。还有的村镇名称源于灵动的山水、吉祥的生物、旧时的职业等。其三,寺庙塔坊祠堂多。菏泽现存佛寺、庙宇、佛塔、牌坊、祠堂、故居等古建筑,最早者建于汉代,这些古建筑不仅是民间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而且浸润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如以“牌坊之乡”称著的单县,现存清代所建的“百狮坊”、“百寿坊”,其造型之精美,结构之精巧,雕刻之精细,可谓弥足珍贵的“国宝”。

总观《菏泽文化通览》一书,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进程中,菏泽历史文化为中华文明承续和发展做出了六个方面的重要贡献:其一,菏泽是中华文明发祥的重要区域;其二,菏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之中”;其三,菏泽是兵家文化的孕育践行之地;其四,菏泽是道家文化的继承发展之地;其五,菏泽是现代革命斗争的重要根据地;其六,菏泽独具以牡丹文化为代表的特色鲜明的“一都四乡文化。菏泽历史上若干次大的辉煌时期是:第一次是远古时期,这里突显伏羲氏、炎帝、黄帝、尧、舜、禹等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祖源文化高峰,龙、凤图腾的肇始是其灿烂的文化标志;第二次是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今菏泽区域位居“天下之中”,经济、社会和学术文化空前繁盛;第三次是北宋时期,菏泽地处“京畿”外围,广济河开通,菏泽至京城水陆均便,当时统治者实行文官掌权的治国方略,菏泽历史文化发展呈陡起之势。第四次是近现代,菏泽突显民族觉醒,无数志士仁人为救祖国于危亡,前仆后继,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创建了富有民族凝聚力的民主革命文化,谱写了菏泽民主革命文化新的壮丽篇章。这六个方面的重要贡献和若干次大的辉煌时期,都值得菏泽人自豪和珍视。我们将这些宝贵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大力传承弘扬,进行开发利用,对于增强菏泽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提高本区域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菏泽文化通览》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它是菏泽历史文化的“记忆”,是菏泽人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理念的彰显

(一)《菏泽文化通览》的主要特点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编纂方案指出,丛书的编纂功在当代、惠及后世,要使之成为精品工程、传世之作。这套丛书出版后,省领导和全省学术界评价认为,其学术水平和质量都是上乘的。就我市《通览》来看,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科学性  《菏泽文化通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评判人物事件;坚持实事求是,不隐恶、不虚美,追求真实,还原历史;坚持以当代立场,对未来负责,吸取精华,摒弃糟粕。对涉及领土、领海、民族、宗教等问题,坚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符合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确保政治上可靠。

2、通览性  在区域上,《菏泽文化通览》总览全市,反映市域文化全貌。在内容上,纵向,通览古今,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的进程;横向,注重了人文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政治与经济、家族与社会、上层与民间、本土与海外等多个方面的兼顾,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现了文化面貌、文化特点。

3、学术性  主要体现:一是权威性,在学术成就、资料占有、编纂水平等方面都代表当代较高水平;二是诠释性,论有所据,言有所出,力戒虚浮无据之言;三是论述性,研究问题,探究成因,论叙结合,言之成理;四是创新性,在充分运用现有资料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理论;五是规范性,符合学术规范,突出学术价值,坚持学术道德,严禁抄录、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六是综合性,尽量吸收前人学术研究成果,深化研究探讨,使全书成为菏泽历史文化研究的集成之作。

4、通俗性  《菏泽文化通览》正文用近白话文写作,行文表达简明、通俗、流畅、易懂,避免了大段引文和文白夹杂,文字用规范简体,达到了学术性和可读性的统一,适合中等以上文化水平者阅读。能够让群众读了长知识、领导读了有启发、学者读了有收获,是一较好的历史文化普及读本。

5、资料性  《菏泽文化通览》资料丰富,在充分重视古籍文献资料基础上,充分挖掘了域内历代方志、家族史、族谱、文物、遗址、碑刻、民间传世诗文、民间故事、当地传说等,对反映本区域文化的资料,全面进行了收集整理。

(二)《菏泽文化通览》留住了菏泽历史文化的“记忆”

《菏泽文化通览》具有留住人们对我市历史文化“记忆”的功能,进而起到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众所周知,时代在前进,生活在变化,人的记忆会随着时光流逝而遗忘。同样,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也会随着时事变迁、社会成员的不断故去、史料的泯灭缺失而逐渐“失忆”。综观现实,儿童手中的奥特曼、变形金刚早已替代了泥娃娃,肯德基、麦当劳似乎比杂面窝头口感好更让孩子们喜爱;各式真伪外国品牌的皮鞋、旅游鞋,已代替千层底布鞋;新的村庄、城镇、小区不断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元素缓慢地或快速地向我们今天的社会渗透,等等。更有那数不清的禁忌、习俗、规矩多已不被恪守,或虽被恪守也早已不知为什么。这表明,现代文明对传统社会的影响力度很大,速度很快。我们故然为现代文明的光临喝彩,同时,又禁不住为往昔伴随我们生活过的那些“传统”东西的消失而扼腕叹息!时代在变,生活在变,环境在变,人也在变,远在他乡的人“常回家看看”,或不常回家看看,常常有“不知何处是故乡”之感。一位哲学家提醒现代社会的人们,要反思、要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现代人处在一个变化迅疾的时代,处在现代文明的步步进逼之中,时常忘了“我是谁”,忘了“我从哪里来”,以至于产生“我到哪里去”的迷惘。这些都根源于社会的“遗忘症”,即“失忆症”。《菏泽文化通览》或许能让一些菏泽人从“失忆”中醒来,通过 “回忆”而留住永久的“记忆”,以使菏泽的历史文化不因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湮没消失。因此,《菏泽文化通览》可以达到“立此存照”,“留住记忆”的目的。

《菏泽文化通览》升华了“文化自觉”理念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菏泽人民创造了优秀珍贵的历史文化。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却缺少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反映菏泽历史文化发展的专著。尤其当我们看到,在社会大变革导致社会快速变化的今天,许多过去优秀的传统产品、传统工艺销声匿迹;一些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人们的记忆中淡漠远去;历史上一些重要文化人物、重大历史文化事件,已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搜集、整理起来已经非常困难,如果再晚些年做这项工作,其难度会更大,损失无法弥补。因此,抢救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应该说,在这样的情势下,出版一部全面反映菏泽历史文化发展面貌的专著,是菏泽全社会的企盼。

 
 
鲁ICP备12031761号-1